美台之間的自由貿易議程

王文洋著

將近20年之前,在有關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》(NAFTA)的美國辯論中, 協定的反對者呼籲國會拒絕這項建議,因為它可能導致其他國家開展自由貿易談判。
建議的支持者回應說批評者不無道理: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》雖然可能導致各國爆發自由貿易談判,但是這對全球經濟來說是一件好事;因為國家之間減少貿易壁壘將使大眾獲益。

二十年前,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,美國的決策者對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》展開辯論;從那以來,已締結了有數十項雙邊和多邊自由貿易協定。根據我的計算,此類協定涉及100多個國家。
例如東協集團(汶萊蘇丹國、柬埔寨、印尼、老撾、馬來西亞、緬甸、菲律賓、新加坡、泰國和越南)與澳大利亞、印度、日本、紐西蘭及中華人民共和國(中國)和南韓都締結了自由貿易協定。
而中國則與智利、哥斯大黎加、香港、澳門、尼日爾、巴基斯坦、秘魯、紐西蘭、新加坡及泰國和東協集團締結了自由貿易協定。
歐洲聯盟(歐盟)則與歐盟之外的大約二十多個國家締結了自由貿易協定。
印度除了與東協締結自由貿易協定之外,還與加拿大、日本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南韓、斯里蘭卡及泰國簽署雙邊貿易協定,以及與南亞自由貿易區(SAFTA)國,即阿富汗、孟加拉、不丹、馬爾代夫、尼泊爾、巴基斯坦、斯里蘭卡,及MERCOSUR國,又稱南錐體共同市場(阿根廷、巴西、巴拉圭和烏拉圭) 締結了自由貿易協定,並正在就類似協定與歐盟進行最後談判。
類似的例子還有更多。

正如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》支持者樂觀地預測,自由貿易確實具有「傳染性」,而且亦如他們預測,減少和消除限制性的貿易壁壘對世界經濟大有裨益。
在巴西、中國和印度等國,數以百萬計的貧苦大眾因為自由貿易而擺脫了從前掙扎求存的生活,第一次成為消費者。許多人更成為中產階級,享受以前遙不可及的生活水準。
雖然台灣處於獨特的外交處境,只與二十多個國家保持外交關係,但台灣成功地與薩爾瓦多、瓜地馬拉、宏都拉斯、尼加拉瓜和巴拿馬締結若干自由貿易協定,還在與新加坡談判達成一項類似協定。

正如《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年鑒》所描述,台灣擁有“充滿活力的資本主義經濟”– 2010年出口額接近2740億美元,因此,更多的自由貿易協定顯然有利於台灣,其中以美台自由貿易協定最為適當。
雖然此類協定擁有相當大的政治支持,但在現時情況下似乎並不可能。美國聯邦參議員約瑟夫Ÿ利伯曼(Joseph Lieberman)以前是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。他去年在華盛頓發表講話,具體呼籲奧巴馬行政當局與台灣談判,締結該協定。利伯曼說:「很奇怪,諷刺的是,台灣與中國大陸的貿易關係可以說比其同美國的貿易關係更加自由。」

情況不應如此。

據估計,2010年美國向台灣出口260億美元的商品和服務,並進口約值360億美元的台灣製造電子產品、塑膠和其他商品,令台灣成為美國第九大貿易夥伴。
許多人建議將台灣增列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(TPP)自由貿易協定談判,作為過渡的一步。該組織目前包括澳大利亞、汶萊、智利、日本、馬來西亞、紐西蘭、秘魯、新加坡、美國和越南。這雖是一個良好的開端,卻無法取代美台自由貿易協定或台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。

台灣和美國的經濟至今仍然受全球衰退的餘波影響,故此一項自由貿易協定對兩國來說將會是一項雙贏的方案。

# # #

王文洋是一位台灣物理學家、慈善家和企業家,亦為宏仁企業集團創辦人。他最近創立獨立有線電視網台灣番薯電視公司